学术讲座
《中国纪录片发展十年回眸》
11月18日,艺术学院举办《中国纪录片发展十年回眸》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艺术传媒学院牛光夏教授主讲。作为学校“五进”校园专家领导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讲座由艺术学院主办,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系、重庆市“智能+”美育虚拟教研室承办。讲座采取线上形式进行,艺术学院院长杨璟、艺术学院广大师生及国内相关兄弟院校学生200余人在线聆听。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范瑞利主持讲座。
壹
到场老师
牛光夏,博士,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校影视创意与研究中心主任,影视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影视史学会理事、中国高教影视学会理事。在《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现代传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星光”电视文艺理论类一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泰山文艺奖等若干奖项。荣获山东省第一批和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第五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贰
讲座进行时
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十年回眸》学术讲座中,牛光夏教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产业推进、题材拓展与国际传播三个内容进行了分享,提出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征途不断开拓持续推进,题材更多元,表现形式与风格更多样,依托平台和中国记忆,日益形成更为国际化、市场化的对外传播格局,并从三个层次对主题进行了夯实:首先,从“顶层布局”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产业政策与征途,以政策引领行业发展,为纪录片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从“题材多元”讲起,用详尽的案例展现了在不同的视角下纪录片呈现的时代风貌,用立体多样的内容传播矩阵留存中国记忆;最后,谈及“中国形象”,依托多维平台和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取话语权。讲座结束后,牛光夏教授与聆听讲座的广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就师生提出的纪录片的选题、纪录片的表达方式、纪录片的艺术风格、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极大地拓宽了视野边界。
讲座
叁
讲座总结
院长发言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杨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了身在英国的牛光夏教授的“跨国际”分享,并从其自身的行业经验入手,强调了纪录片研究的价值,寄语艺术学院的师生更应主动思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上一篇:艺术学院举行2022年教师教学创新比赛
- 下一篇:艺术为了和平丨国际和平艺术家: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