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TO MUSIC
艺术学院专题讲座
《如何运用“演唱的镜子”》
歌手的话筒及录音技术简析
MUSIC
12月14日,由艺术学院音乐系现代音乐教研室举办的“五进校园活动之专家学者进校园”暨“流行音乐学术周”系列讲座——俞建中院长《如何运用“演唱的镜子”——歌手的话筒及录音技术分析》顺利进行。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主办,艺术学院音乐系,现代音乐教研室承办,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举行。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苑丁副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专家介绍
俞建中
俞建中,副教授,四川传媒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执行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音乐制作人。从事唱片监制多年,参与制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及唱片。策划并制作中国民歌民乐专辑《四川优秀民歌民乐专辑》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为国家级外宣礼品。给众多歌手制作专辑及制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制作了郁可唯首张个人专辑《百乐门》和个人专辑《小酒馆》等等。
讲座进行时
常见设备需求
俞院长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常见的录音设备是如何处理的。
设备对歌手的影响
俞院长又为我们介绍道,影响最大的分为两类,分别是麦克风和效果器。
效果器
俞院长还为我们介绍了常见的四种效果器。
总结
俞院长告诉我们,唱歌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一味的去模仿,多听一些品质高的音乐,让自己的耳朵形成记忆,来训练自己的耳朵。
交流总结
俞院长说,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不是听讲座,而是交流。不管是美声还是流行,我们都应该了解自己的声音。应该如何通过录音艺术来帮助自己声音得到有效的进步!俞院长还说道更准确的表达自身的音色特性是对录音演唱的着重训练点,音准和节奏可以后期训练,但是共鸣,气息,律动感,乐感无法训练!在不同风格,不同音乐特性,不同人声特性,话筒的距离和角度可以对声音的塑造进行更好的修饰!同时,俞院长通过其在川传壹号录音棚系统内一系列具体的声音后期处理环节的实操展示,除了前期录制,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也能够对声音与情绪的细节处理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我校优秀的青年流行演唱教师黄豆就“作为一个声乐老师,把录音艺术带到课堂里面作为一个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那么它怎样能以一个最低的成本来搭建这个系统?”进行提问。俞院长认为:因地制宜很重要,流行只要有设备,有一套简单的声卡和软件就行。19级流行演唱的学生罗宇超就“能否自己家里面用低成本模拟出录音棚”提出了问题,俞院长回答是可以的,并向罗宇超同学推荐了几款设备。21级流行演唱的学生肖杨育正就“自己在录制一些作品时声音大了会有很多噪音,但是声音小了会缺少很多细节提出了疑问。俞院长建议红灯亮不亮的情况下的最大声音就是最好的!俞院长同时强调,同学们需要对自己的耳朵进行训练,让其形成肌肉记忆并养成一定的鉴赏能力!
最后,苑丁副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总结,再次致谢俞院长带来的学术前沿成果和专业分享,并寄语学院专业师生珍惜此次流行音乐学术周系列讲座的宝贵学习机会,拓展教学思维和专业视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